承“稳”启“进”,聚“新”谋“远”:解读运营商2024财报

内容摘要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下,我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亮出稳健增长而又意味十足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推动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下,我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亮出稳健增长而又意味十足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推动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完成信息通信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好官,为信息通信业实现“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维筑基

我国电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国家层面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过去的2024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至关重要的一年,是“稳”字当头的一年。一年来,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变幻莫测,外部压力汹涌如潮,内部困难荆棘丛生,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给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084亿元,经济规模稳步扩大,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展现出我国经济强大的韧性与活力,又体现出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中流砥柱的“稳”。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齐头并进,其中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全年增加值达到765583亿元,增长5%,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起到了稳大局的核心作用,我国经济增长逐渐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和服务业“双轮”驱动。

从行业层面看,我国信息通信业量收实现稳健增长。过去一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深入落实,信息基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融合应用持续走深向实,为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夯实根基,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全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低于GDP增速,这给全行业带来了加快实现信息通信业现代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比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快4.8个百分点,有力拉动第三产业的稳步提升。在传统电信业务基本盘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智算中心等在内的新兴业务继续突飞猛进,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全年新兴业务收入达到4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78%,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21.6%提升至2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新兴业务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全面赋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

从企业层面看,2024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营收、利润实现双增长(见表1)。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面对市场竞争加剧、5G投资回报压力大、传统业务下滑、新兴业务不确定性增加、政策与监管环境调整等诸多挑战,取得了稳健增长的不俗表现,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利润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移动全年营收达到1040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895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4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全年营收为5235.69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服务收入4820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30.12亿元,同比增长8.43%。中国联通全年实现营收达3895.89亿元,同比增长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10.5%。

2024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营收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量质齐升

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收入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核心指标,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绩。在经历了改革开放数十年的高速发展,经历了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带来的阵痛,经历了近十年来美国的无理打压和全面围堵,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需要信息通信业的强大支撑和充分赋能!

425万个5G基站遍布我国大江南北,构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2个,较上年末提高10.2个。7288万千米的光缆线路总长度,能围绕地球赤道1822周,其中,新建光缆线路856.2万千米,是上年新建量的1.8倍。2820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比上年净增518.3万个,支撑全国207个千兆城市顺利建成。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超50EFlops(FP16)的智算规模,彰显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速建设,算力网络加速布局和完善,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数字底座。26.56亿户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推动“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演进。17.9亿移动电话用户(其中5G用户10.14亿),意味着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27.1部/百人,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9.5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全球。2.07亿千兆用户占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比重达到30.9%,较上年末提高5.2个百分点,推进智慧家庭创新应用加速涌现,让用户尽享数字生活。5G应用已融入国民经济80个大类,应用案例累计达到13.8万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7万个,在10大行业形成了20大典型应用场景……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5G基站鳞次栉比、一座座智算机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光缆线路蜿蜒连接,构成一幅幅中国式奋斗画卷。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淋漓体现,也是锚定科技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生动展现。当今时代,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前沿技术集中涌现,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科技领域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如何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是摆在我国信息通信业面前的必答题。

过去的一年,作为创新主体的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给出了自己旗帜鲜明的答案,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高出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移动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6G通感智算融合实验装置入选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九天”通用大模型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双备案”的央企大模型,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科技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牵头5G国际标准数量居全球运营商首位,积极布局40款AI行业大模型,推出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政企市场签约超500个“AI+DICT”项目,助力各行各业“智改数转网联”。中国电信承担了云计算、量子通信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项目;视联网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并荣获“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中国联通积极参与制定多项技术创新国际标准,自研智能双循环多联模块化机房高效空调,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这些都彰显了我国信息通信业未来发展的十足后劲,为我国建成科技强国注入了强大动力,贡献了信息通信业的行业力量。

成绩属于过去,奋进正当其时。“起步稳”为今年“十四五”收官开了个好头,“后劲足”则是未来“十五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面向“十五五”,“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是行业主基调,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对“进”进行了展望。

中国移动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定位,勇担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实施“两个新型”升级计划、“BASIC6”科创计划、“AI+”行动计划,全面服务生产、生活、社会治理数智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更大力量。中国电信积极把握行业和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全力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对美好数字生活的新需求,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中国联通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实施融合创新战略,抓住人工智能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构建智算产品、基础产品、行业产品和生态产品的差异化特色产品体系,服务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数字化转型,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做出新的贡献。

未来“十五五”时期,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信息通信业现代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定会“云帆高挂千帆举,砥砺奋进谱新篇”。

*本篇刊载于《通信世界》2025年4月10日*

第7期 总965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6017970号-3